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感染类型之一,常由细菌感染、胃肠穿孔、腹部创伤、大型腹部手术等原因引发。若不能及时识别和干预,可能迅速发展为脓毒症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准确识别早期腹腔感染的症状,及时启动抗菌治疗,对提高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近年来细菌耐药问题在全球愈演愈烈,腹腔感染的抗菌治疗也不例外,给腹腔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023年3月,依嘉(R)(依拉环素)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LZ1]全球多个真实世界研究均证实依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为腹腔感染的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
腹腔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腹腔感染典型表现为局部腹痛,且疼痛具有明显特征,如压痛、反跳痛、牵涉痛或放射至背部的不适。同时,患者还常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也是腹腔感染的典型表现,体温一般在38℃~39℃。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鸣音消失、腹胀剧烈、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表现。如果是胰腺炎或者肠道穿孔引起的感染,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轻度黄疸,眼结膜、面部皮肤会呈土黄色。腹腔感染症状多样,病情进展快,死亡率较高。早期识别腹腔感染的症状并及时开展抗菌治疗,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腹腔感染的危害有多大?
腹腔感染的危害极大,若未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控制,可能迅速进展为全身性感染,甚至导致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手术相关腹腔感染病死率高达20.2%~64.2%;复杂腹腔感染病死率为9.2%;腹腔感染无脓毒症时病死率为1.2%,发展为脓毒症时病死率为4.4%,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时病死率更是高达67.8%。由于腹腔内器官结构复杂,感染易于扩散,加之症状初期不典型,常被延误诊治。重症患者除了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还可能经历长时间住院、反复手术和功能障碍。此外,耐药菌特别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的广泛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腹腔感染的治疗难度,使患者的预后更加不确定,迫使临床亟需探索创新疗法。
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依嘉突破临床腹腔感染治疗困境
2023年3月,新型药物依嘉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依嘉是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有十分独特的分子结构,通过C-7位氟原子修饰,显著增强与细菌的结合力(较四环素强14倍)[2]。相比其他四环素类药物,依嘉抗菌谱更广,覆盖临床常见包括多重耐药菌在内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依嘉还具有更高的细菌亲和力,更强的抗菌活性和更高的组织渗透性,在腹腔组织中的浓度是替加环素的1.5~2倍,尤其适用于深部脓肿或肠穿孔引发的腹膜炎,以确保感染灶的彻底清除。不止如此,体外抗菌活性是替加环素的2~8倍[3]。
依嘉在中国患者研究中的数据显示,治疗3天时的整体有效率为91.1%,治疗结束时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1%。同时,真实世界数据证实,依嘉早期启动治疗免疫抑制患者,可降低治疗失败率,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时,依嘉治疗的30天存活率达81.3%,30天无复发率达90.7%。
腹腔感染作为临床高风险疾病,其症状复杂、进展迅速,稍有延误便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提高对腹腔感染的症状识别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面对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境,依嘉的问世为腹腔感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凭借广谱抗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应对腹腔感染的重要武器,为提升患者生存率筑牢了一道坚实防线。
参考文献:
[1]肖婷婷,喻玮,王雪婷,等.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对依拉环素治疗中重度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2(4):408-413.
[2]刘昌,张靖垚.腹腔感染诊治新理念:共识与争议[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06):538-541.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6.04.
[3]Grossman TH, Starosta Al, Fve C, et al. Target- and resistance based mechanistic studies with TP-434, a novel fuorocvcline antibiotic.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2;56(5):2559-64.
[4]Xiao XY, et al. Tissue Penetration of Eravacycline in a Rat Intra-abdominal Abscess Mode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20;64(8):e00765-20
[5]Tamma PD, Heil EL, Justo JA, Mathers AJ, Satlin MJ, Bonomo RA.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24 Guidance on the Treatment of Antimicrobial-Resistant Gram-Negative Infections. Clin Infect Dis.Published online August 7, 2024.
[LZ1]2023年在中国获批,美国是2018年,或许加上获批国家会更准确
[2]Grossman TH, Starosta Al, Fve C, et al. Target- and resistance based mechanistic studies with TP-434, a novel fuorocvcline antibiotic.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2;56(5):2559-64.
[3]Tamma PD, Heil EL, Justo JA, Mathers AJ, Satlin MJ, Bonomo RA.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24 Guidance on the Treatment of Antimicrobial-Resistant Gram-Negative Infections. Clin Infect Dis.Published online August 7, 2024.